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省性竞赛活动名单(2023-2025年)和全国性竞赛活动在我省备案通过名单的通知》(鲁教监管函〔2023〕7号),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举办首届山东省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赛,旨在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广大青少年亲近中华经典,增强文化自信,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一、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
承办单位:中国孔子网、北京友好传承文化基金会
支持单位: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
协办单位:山东省翻译协会、山东省演讲学会
二、大赛时间
2023年6月至2024年3月。
三、参赛对象
全省中小学生均可参赛,按年龄设置组别:幼儿组(小班-大班)、小学低龄组(1-3年级)、小学高龄组(4-6年级)、初中组、高中组(含职高、中专等)。其中,幼儿组、小学组、初中组采用中文诵读,高中组(含职高、中专等)采用双语诵读或写作。
四、竞赛内容
(一)幼儿组至初中组竞赛内容
1.作品内容
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等儒家经典、古典文学作品为主,以中文进行诵读。鼓励学生以“讲故事”的方式,采用演讲、朗诵、吟诵、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作品要求
作品内容要符合主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容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鼓励原创,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从不同角度展现不同的题材。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3.作品规格
以视频形式报送,横屏录制,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3—5分钟,大小不超过5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须与赛事平台填报信息一致。大赛官网提供片头模板。赛事平台填报信息时应完整填写诵读文本内容、参赛作品亮点等。
(二)高中组竞赛内容
分为诵读类和写作类两个类别。
1.作品语种
可选用中英(英语)、中法(法语)、中俄(俄语)、中西(西班牙语)、中日(日语)、中德(德语)、中韩(韩语)七种双语进行诵读或写作。可通过大赛官网(www.chinakongzi.org)所设专区下载相关译本电子版,并了解征文类作品详细要求。
2.作品内容
诵读类作品:以儒家经典、古典文学作品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故事为内容,以双语形式诵读,采用演讲、吟诵、情景演绎等多种形式呈现。
写作类作品:内容以介绍圣人孔子,阐释儒家文化内涵,解读中华经典,畅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与感悟为主,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3.作品要求
作品内容要符合主题,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容积极健康,弘扬主旋律、体现正能量;鼓励原创,形式多样、内容新颖,从不同角度展现不同的题材。严禁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4.作品规格
(1)诵读类作品:以视频形式报送,横屏录制,高清1920*1080横屏拍摄,格式为MP4,长度3—5分钟,大小不超过500MB,图像、声音清晰,不抖动、无噪音。视频作品必须同期录音,不得后期配音。
视频开头以文字方式展示作品名称及作品作者、参赛者姓名、指导教师、组别等内容,此内容须与赛事平台填报信息一致。视频中有外文内容的,需配中文字幕。大赛官网提供片头模板。赛事平台填报信息时应完整填写诵读文本内容、参赛作品亮点等。
(2)写作类作品:题目自拟,体裁不限,中文字数500- 800字,后附外文译稿,以图片形式报送,写作类作品使用大赛统一稿纸,写作后拍照或扫描上传,大小不超过5M。
五、赛程安排
竞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展开,分为初赛(市赛)和全省总决赛两个赛程,遴选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展示。
(一)报名及作品提交
大赛设集体报名和个人报名双征集通道,报名时间自即日起至2023年12月30日。
1.集体报名:各市教育局、学校或相关社会机构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登录大赛官网(www.chinakongzi.org)注册集体参赛账号,由组委会认证通过后,即可统一提交参赛学生信息及作品。
2.个人报名:关注“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微信公众号,进入大赛专区,点击“我要报名”,登录小程序进行注册,提交参赛作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二)赛程安排
1.初赛:2023年6月至12月大赛初赛阶段以地级市为单位自行组织初赛和评选,形式自定,选拔推荐入围省级决赛的参赛作品。原则上,每个地市每组推荐不超过本地市该组参赛总数的15%晋级决赛。
初赛结果查询:2024年1月31日。
2.总决赛:2024年1月至3月根据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成绩排序,确定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秀奖。推荐总决赛一、二等奖作品进入“第三届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大会”展演暨年度盛典。
(三)成果展示
通过展演、展览、电视节目等形式,充分利用全媒体平台进行成果展示,构建线上儒家经典学习交流平台。
六、奖项设置
(一)学生奖项
初赛设立市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初赛一、二等奖入围决赛,决赛设立省级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按内容和组别分别评审。
(二)教师奖项
对优秀辅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设优秀辅导教师奖、优秀组织教师奖;对被遴选参与初审工作的教师颁发评审委员荣誉证书。
(三)集体奖项
根据开展情况、作品质量及宣传力度等情况综合评定,设最佳组织单位奖若干。
七、其他说明
(一)大赛坚持公益性、自愿参赛的原则,不收取报名费、评审费等任何费用。
(二)参赛作品版权归属主承办单位所有,组委会有权保留作品且在相关活动中使用(包括展出、宣传、出版、制作衍生品等),不另付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三)组委会将对获奖作品择优在大赛网站及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并择机编辑出版获奖作品选集。所有作品一经获奖即视为作者同意组委会有编辑发表、出版使用权,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使用或改编。
(四)作品须为作者原创、首发,严禁抄袭。投稿者对视频、文字和图片作品拥有完整的著作权,并保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
(五)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山东省儒家经典跨语言诵读竞赛组委会所有,凡应征投稿即视为理解并接受本征稿通知的所有内容。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电子邮箱:bjyhcc@126.com